MK体育新闻 MKtiyu News 分类>>
MK体育- MK体育官方网站- APP新型的汽车部件淬火装置pdf
MK,MK体育,MK体育官网,MK体育app,MK体育网页版,MK电竞,MK棋牌,MK百家乐,MK真人,MK百家乐,MK体育注册,MK平台注册,MK中国,MK体育中国,MK体育网页版,MK体育官方网站,mk官方网站,mk sports,mk体育平台app
2、装置, 包括底座, 第一支撑板, 第一输送筒, PLC, 开关, 套接淬火壳结构, 旋转电机, 主动带 轮, 皮带, 第二支撑板, 从动带轮, 第二输送筒, 水 箱, 吸雾罩结构和过滤箱结构, 所述的第一支撑 板分别焊接在底座上表面左侧的前后两部; 所述 的第一输送筒轴接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一支撑板 之间的上部; 所述的PLC螺栓安装在底座上表面 的前部; 所述的开关镶嵌在PLC的前表面; 所述的 套接淬火壳结构安装在底座上表面的中间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套接淬火壳结构 的设置, 使用时, 能够呈不同的角度对汽车部件 进行淬火加工的工作, 进而增加了淬火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2页 说。
3、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210711638 U 2020.06.09 CN 210711638 U 1.一种新型的汽车部件淬火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新型的汽车部件淬火装置, 包括底座 (1), 第一支撑板(2), 第一输送筒(3), PLC(4), 开关(5), 套接淬火壳结构(6), 旋转电机(7), 主动带轮(8), 皮带(9), 第二支撑板(10), 从动带轮(11), 第二输送筒(12), 水箱(13), 吸雾 罩结构(14)和过滤箱结构(15), 所述的第一支撑板(2)分别焊接在底座(1)上表面左侧的前 后两部; 所述的第一输送筒(3)轴接在第一支撑板(2)和第一支撑板(2)之间。
4、的上部; 所述的 PLC(4)螺栓安装在底座(1)上表面的前部; 所述的开关(5)镶嵌在PLC(4)的前表面; 所述的 套接淬火壳结构(6)安装在底座(1)上表面的中间部位; 所述的旋转电机(7)螺栓安装在底 座(1)上表面中右侧的前部; 所述的主动带轮(8)键连接在旋转电机(7)的输出轴上; 所述的 皮带(9)套接在主动带轮(8)和从动带轮(11)的外壁上; 所述的第二支撑板(10)分别焊接在 底座(1)上表面右侧的前后两部; 所述的从动带轮(11)键连接在第二输送筒(12)的前端; 所 述的第二输送筒(12)轴接在第二支撑板(10)和第二支撑板(10)之间的上部; 所述的水箱 (13)焊接。
5、在底座(1)的右端; 所述的吸雾罩结构(14)安装在水箱(13)上; 所述的过滤箱结构 (15)安装在吸雾罩结构(14)的下部; 所述的套接淬火壳结构(6)包括穿插盒(61), 支撑柱 (62), 第一隔热板(63), 凹槽(64), 第二隔热板(65), 螺旋电圈(66), 固定板(67)和辅助筒 (68), 所述的支撑柱(62)焊接在穿插盒(61)下表面的四周, 且支撑柱(62)焊接在底座(1)上 表面中左侧的前后两部和中右侧的前后两部, 并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板(2)和旋转电机(7) 的内侧; 所述的第一隔热板(63)镶嵌在穿插盒(61)的内壁上; 所述的凹槽(64)分别开设在 穿插盒(6。
6、1)内部上下两侧的中间部位; 所述的第二隔热板(65)镶嵌在凹槽(64)的内壁上; 所述的螺旋电圈(66)镶嵌在凹槽(64)的内部; 所述的固定板(67)分别焊接在穿插盒(61)内 部右下侧的前后两部; 所述的辅助筒(68)轴接在固定板(67)和固定板(67)之间的上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汽车部件淬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吸雾罩结构(14) 包括吸气壳(141), 连接管道(142), 第一连接杆(143), 第二连接杆(144)和风机(145), 所述 的连接管道(142)一端焊接在吸气壳(141)前表面的中间部位; 所述的第一连接杆(143)分 别焊接在吸气壳(141)下。
7、表面右侧的前后两部, 且下部分别焊接在水箱(13)上部右侧的前 后两部; 所述的第二连接杆(144)分别焊接在吸气壳(141)下表面左侧的前后两部, 且下部 分别焊接在水箱(13)上部左侧的前后两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汽车部件淬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过滤箱结构(15) 包括出风壳(151), 壳腔(152), 组装头(153), 卡环(154), 环孔(155)和过滤网(156), 所述的 出风壳(151)焊接在水箱(13)前表面的中间部位; 所述的壳腔(152)开设在出风壳(151)的 内部; 所述的组装头(153)焊接在壳腔(152)内壁的右侧; 所述的卡环(154)焊。
8、接在壳腔 (152)内壁的右侧; 所述的环孔(155)开设在卡环(154)的内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汽车部件淬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凹槽(64)和螺旋 电圈(66)分别设置有两个, 且设置在穿插盒(61)内部的上下两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汽车部件淬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隔热板(63) 和第二隔热板(65)分别采用硅酸铝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汽车部件淬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固定板(67)设置 有两个, 且内部的辅助筒(68)采用钢筒。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汽车部件淬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吸气壳(141)具 体采用不锈。
9、钢壳, 所述的吸气壳(141)下部开设有开口, 并与水箱(13)的上部对应。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210711638 U 2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汽车部件淬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风机(145)法兰 连接在连接管道(142)的下端, 且连接管道(142)的上部与吸气壳(141)连通。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汽车部件淬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连接杆 (143)和第二连接杆(144)分别设置有两个, 且采用钢杆。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的汽车部件淬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过滤网(156)设 置有三层, 且分别采用活性炭网, 所述的过滤网(15。
10、6)设置在壳腔(152)内。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210711638 U 3 一种新型的汽车部件淬火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部件加工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汽车部件淬火装 置。 背景技术 0002 汽车金属部件热处理加工工艺通常有五种方法, 退火与正火、 淬火、 表面淬火和化 学热处理。 而汽车金属部件一般为钢材, 因此汽车金属部件的淬火工艺是使用与钢材淬火 相同的工艺流程, 现有的汽车部件的淬火工艺主要流程为: 1、 将汽车部件放入加热装置中 加热并保温一段时间; 2、 将汽车部件从加热装置中取出, 并迅速将汽车部件放入水中或油 中, 待汽车部件冷却,。
11、 则完成淬火处理。 0003 现有的汽车部件淬火装置还存在着不便于呈不同的角度淬火加工、 冷却时不便于 对蒸汽进行收集排放和不具备对蒸汽进行过滤的问题。 0004 因此, 发明一种新型的汽车部件淬火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新型的汽车部件淬火装置, 以解决 现有的汽车部件淬火装置不便于呈不同的角度淬火加工、 冷却时不便于对蒸汽进行收集排 放和不具备对蒸汽进行过滤的问题。 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的汽车部件淬 火装置, 包括底座, 第一支撑板, 第一输送筒, PLC, 开关, 套接淬火壳结。
12、构, 旋转电机, 主动带 轮, 皮带, 第二支撑板, 从动带轮, 第二输送筒, 水箱, 吸雾罩结构和过滤箱结构, 所述的第一 支撑板分别焊接在底座上表面左侧的前后两部; 所述的第一输送筒轴接在第一支撑板和第 一支撑板之间的上部; 所述的PLC螺栓安装在底座上表面的前部; 所述的开关镶嵌在PLC的 前表面; 所述的套接淬火壳结构安装在底座上表面的中间部位; 所述的旋转电机螺栓安装 在底座上表面中右侧的前部; 所述的主动带轮键连接在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 所述的皮带 套接在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的外壁上; 所述的第二支撑板分别焊接在底座上表面右侧的前 后两部; 所述的从动带轮键连接在第二输送筒的前端; 。
13、所述的第二输送筒轴接在第二支撑 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的上部; 所述的水箱焊接在底座的右端; 所述的吸雾罩结构安装在水 箱上; 所述的过滤箱结构安装在吸雾罩结构的下部; 所述的套接淬火壳结构包括穿插盒, 支 撑柱, 第一隔热板, 凹槽, 第二隔热板, 螺旋电圈, 固定板和辅助筒, 所述的支撑柱焊接在穿 插盒下表面的四周, 且支撑柱焊接在底座上表面中左侧的前后两部和中右侧的前后两部, 并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板和旋转电机的内侧; 所述的第一隔热板镶嵌在穿插盒的内壁上; 所述的凹槽分别开设在穿插盒内部上下两侧的中间部位; 所述的第二隔热板镶嵌在凹槽的 内壁上; 所述的螺旋电圈镶嵌在凹槽的内部; 所述的固定。
14、板分别焊接在穿插盒内部右下侧 的前后两部; 所述的辅助筒轴接在固定板和固定板之间的上部。 0007 优选的, 所述的吸雾罩结构包括吸气壳, 连接管道, 第一连接杆, 第二连接杆和风 说明书 1/4 页 4 CN 210711638 U 4 机, 所述的连接管道一端焊接在吸气壳前表面的中间部位; 所述的第一连接杆分别焊接在 吸气壳下表面右侧的前后两部, 且下部分别焊接在水箱上部右侧的前后两部; 所述的第二 连接杆分别焊接在吸气壳下表面左侧的前后两部, 且下部分别焊接在水箱上部左侧的前后 两部。 0008 优选的, 所述的过滤箱结构包括出风壳, 壳腔, 组装头, 卡环, 环孔和过滤网, 所述 的出。
15、风壳焊接在水箱前表面的中间部位; 所述的壳腔开设在出风壳的内部; 所述的组装头 焊接在壳腔内壁的右侧; 所述的卡环焊接在壳腔内壁的右侧; 所述的环孔开设在卡环的内 部。 0009 优选的, 所述的凹槽和螺旋电圈分别设置有两个, 且设置在穿插盒内部的上下两 侧。 0010 优选的, 所述的第一隔热板和第二隔热板分别采用硅酸铝板。 0011 优选的, 所述的固定板设置有两个, 且内部的辅助筒采用钢筒。 0012 优选的, 所述的吸气壳具体采用不锈钢壳, 所述的吸气壳下部开设有开口, 并与水 箱的上部对应。 0013 优选的, 所述的风机法兰连接在连接管道的下端, 且连接管道的上部与吸气壳连 通。 。
16、0014 优选的, 所述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分别设置有两个, 且采用钢杆。 0015 优选的, 所述的过滤网设置有三层, 且分别采用活性炭网, 所述的过滤网设置在壳 腔内。 0016 优选的, 所述的卡环内部的环孔与过滤网对应, 所述的过滤网螺栓安装在卡环的 右表面。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8 1.本实用新型中, 所述的凹槽和螺旋电圈分别设置有两个, 且设置在穿插盒内部 的上下两侧, 使用时, 能够呈不同的角度对汽车部件进行淬火加工的工作, 进而增加了淬火 的效果。 0019 2.本实用新型中, 所述的第一隔热板和第二隔热板分别采用硅酸铝板, 进而在使。
17、 用时, 起到了隔热保护的功能, 且增加了防护的效果。 0020 3.本实用新型中, 所述的固定板设置有两个, 且内部的辅助筒采用钢筒, 便于辅助 支撑汽车部件的功能, 且随之使汽车部件进行移动并输送。 0021 4.本实用新型中, 所述的吸气壳具体采用不锈钢壳, 所述的吸气壳下部开设有开 口, 并与水箱的上部对应, 在冷却时, 能够随之使吸气壳配合该风机吸取蒸汽的工作。 0022 5.本实用新型中, 所述的风机法兰连接在连接管道的下端, 且连接管道的上部与 吸气壳连通, 更加合理的进行吸取蒸汽并进行输送的工作。 0023 6.本实用新型中, 所述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分别设置有两个, 且采。
18、用钢杆, 便于对吸气壳进行支撑并进行使用。 0024 7.本实用新型中, 所述的过滤网设置有三层, 且分别采用活性炭网, 所述的过滤网 设置在壳腔内, 在排放蒸汽过程中, 能够过滤蒸汽中的杂物, 且增加了功能性。 0025 8.本实用新型中, 所述的卡环内部的环孔与过滤网对应, 所述的过滤网螺栓安装 在卡环的右表面, 便于配合该过滤网进行拆装并更换。 说明书 2/4 页 5 CN 210711638 U 5 附图说明 0026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套接淬火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吸雾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4是本实用新。
20、 第二连接杆; 145、 风机; 15、 过滤箱结构; 151、 出风壳; 152、 壳腔; 153、 组装头; 154、 卡环; 155、 环孔; 156、 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34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汽车部件淬火装置, 包括底 座1, 第一支撑板2, 第一输送筒3, PLC4, 开关5, 套接淬火壳结构6, 旋转电机7, 主动带轮8, 皮 带9, 第二支撑板10, 从动带轮11, 第二输送筒12, 水箱13, 吸雾罩结构14和过滤箱结构15, 所 述的第一支撑板2分别焊接在底座1上表面左侧的前后两部;。
21、 所述的第一输送筒3轴接在第 一支撑板2和第一支撑板2之间的上部; 所述的PLC4螺栓安装在底座1上表面的前部; 所述的 开关5镶嵌在PLC4的前表面; 所述的套接淬火壳结构6安装在底座1上表面的中间部位; 所述 的旋转电机7螺栓安装在底座1上表面中右侧的前部; 所述的主动带轮8键连接在旋转电机7 的输出轴上; 所述的皮带9套接在主动带轮8和从动带轮11的外壁上; 所述的第二支撑板10 分别焊接在底座1上表面右侧的前后两部; 所述的从动带轮11键连接在第二输送筒12的前 端; 所述的第二输送筒12轴接在第二支撑板10和第二支撑板10之间的上部; 所述的水箱13 焊接在底座1的右端; 所述的吸雾。
22、罩结构14安装在水箱13上; 所述的过滤箱结构15安装在吸 雾罩结构14的下部; 所述的套接淬火壳结构6包括穿插盒61, 支撑柱62, 第一隔热板63, 凹槽 64, 第二隔热板65, 螺旋电圈66, 固定板67和辅助筒68, 所述的支撑柱62焊接在穿插盒61下 表面的四周, 且支撑柱62焊接在底座1上表面中左侧的前后两部和中右侧的前后两部, 并分 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板2和旋转电机7的内侧; 所述的第一隔热板63镶嵌在穿插盒61的内壁 上; 所述的凹槽64分别开设在穿插盒61内部上下两侧的中间部位; 所述的第二隔热板65镶 嵌在凹槽64的内壁上; 所述的螺旋电圈66镶嵌在凹槽64的内部; 所述的。
23、固定板67分别焊接 在穿插盒61内部右下侧的前后两部; 所述的辅助筒68轴接在固定板67和固定板67之间的上 部。 0035 如附图3所示, 上述实施例中, 具体的, 所述的吸雾罩结构14包括吸气壳141, 连接 管道142, 第一连接杆143, 第二连接杆144和风机145, 所述的连接管道142一端焊接在吸气 壳141前表面的中间部位; 所述的第一连接杆143分别焊接在吸气壳141下表面右侧的前后 两部, 且下部分别焊接在水箱13上部右侧的前后两部; 所述的第二连接杆144分别焊接在吸 说明书 3/4 页 6 CN 210711638 U 6 气壳141下表面左侧的前后两部, 且下部分别焊。
24、接在水箱13上部左侧的前后两部。 0036 如附图4所示, 上述实施例中, 具体的, 所述的过滤箱结构15包括出风壳151, 壳腔 152, 组装头153, 卡环154, 环孔155和过滤网156, 所述的出风壳151焊接在水箱13前表面的 中间部位; 所述的壳腔152开设在出风壳151的内部; 所述的组装头153焊接在壳腔152内壁 的右侧; 所述的卡环154焊接在壳腔152内壁的右侧; 所述的环孔155开设在卡环154的内部。 0037 上述实施例中, 具体的, 所述的凹槽64和螺旋电圈66分别设置有两个, 且设置在穿 插盒61内部的上下两侧, 使用时, 能够呈不同的角度对汽车部件进行淬火。
25、加工的工作, 进而 增加了淬火的效果。 0038 上述实施例中, 具体的, 所述的第一隔热板63和第二隔热板65分别采用硅酸铝板, 进而在使用时, 起到了隔热保护的功能, 且增加了防护的效果。 0039 上述实施例中, 具体的, 所述的固定板67设置有两个, 且内部的辅助筒68采用钢 筒, 便于辅助支撑汽车部件的功能, 且随之使汽车部件进行移动并输送。 0040 上述实施例中, 具体的, 所述的吸气壳141具体采用不锈钢壳, 所述的吸气壳141下 部开设有开口, 并与水箱13的上部对应, 在冷却时, 能够随之使吸气壳141配合该风机145吸 取蒸汽的工作。 0041 上述实施例中, 具体的, 。
26、所述的风机145法兰连接在连接管道142的下端, 且连接管 道142的上部与吸气壳141连通, 更加合理的进行吸取蒸汽并进行输送的工作。 0042 上述实施例中, 具体的, 所述的第一连接杆143和第二连接杆144分别设置有两个, 且采用钢杆, 便于对吸气壳141进行支撑并进行使用。 0043 上述实施例中, 具体的, 所述的过滤网156设置有三层, 且分别采用活性炭网, 所述 的过滤网156设置在壳腔152内, 在排放蒸汽过程中, 能够过滤蒸汽中的杂物, 且增加了功能 性。 0044 上述实施例中, 具体的, 所述的卡环154内部的环孔155与过滤网156对应, 所述的 过滤网156螺栓安装。
27、在卡环154的右表面, 便于配合该过滤网156进行拆装并更换。 0045 上述实施例中, 具体的, 所述的PLC4采用型号为FX2N-48型PLC。 0046 上述实施例中, 具体的, 所述的旋转电机7采用型号为5IK120RGU-CM型电机。 0047 上述实施例中, 具体的, 所述的风机145采用型号为BT35-11-2.8型风机。 0048 上述实施例中, 具体的, 所述的开关5电性连接PLC4的输入端, 所述的旋转电机7电 性连接PLC4的输出端, 所述的螺旋电圈66电性连接PLC4的输出端, 所述的风机145电性连接 PLC4的输出端。 0049 工作原理 005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
28、原理: 在使用时, 将汽车部件放置到第一输送筒3、 辅助筒68和 第二输送筒12上, 之后启动螺旋电圈66加热淬火的工作, 完成工作后, 启动旋转电机7即可 通过主动带轮8、 皮带9和从动带轮11带动第二输送筒12旋转, 即可随之输送汽车部件向右 移动, 并将汽车部件输送到水箱13内冷却, 在冷却时, 启动风机145即可配合连接管道142和 吸气壳141吸取冷却时产生的蒸汽, 然后输送到壳腔152内, 最后通过过滤网156过滤, 并排 出。 0051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 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 启发下, 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 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 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明书 4/4 页 7 CN 210711638 U 7 图1 说明书附图 1/4 页 8 CN 210711638 U 8 图2 说明书附图 2/4 页 9 CN 210711638 U 9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3/4 页 10 CN 210711638 U 10 图5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1 CN 210711638 U 11 。